에코훈의 메아리

[環保訓] 比較的陷阱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country-flag
  • 生活

撰写: 2024-11-01

撰写: 2024-11-01 10:33

或許是因為我擁有某些東西,比其他人更多一些,所以才會寫下這篇文章。然而,與其他人相比,我也同樣有所欠缺。因此,我想留下一些關於「比較」的想法。


我不確定全世界是否都一樣,但韓國社會特別愛比較。我必須比你擁有更多東西。就像俗話說『鄰居買田,自家心煩』一樣,我們總是拿自己和他人比較,認為自己必須比別人擁有更多。


西方社會普遍重視個人想法、生活和幸福,而非與他人的比較。幸福的標準並非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,而是來自於當下的處境、與家人的生活。他們似乎更能從中找到和獲得幸福,而我們的幸福往往與金錢掛鉤,最終土地的概念也是資本。


「比別人更好的車、更大的車、更大的房子、華麗的衣服、珠寶、包包等等。還有,那個朋友在哪家大公司上班啊,年薪多少啊,鄰居的兒子在哪家公司工作啊,可是我們家呢,我們兒子呢,我的生活呢,我的帳戶呢,我的房子呢,我的車呢,只有這些而已。」


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想法和牢騷。我擔心我們究竟要到什麼時候、要持續多久這種比較。寫下這篇文章的我,今天也同樣在抱怨著這些。想要擺脫這種感覺。


奇怪的是,我們總是和經濟條件比我們好的人比較,卻很少和比我們窮困的人比較。我們不會去想那些在非洲、在北韓因為缺乏食物而死去的人,他們的生活。他們也是人,只是他們出生在非洲、北韓等艱困的國家,而不是韓國。


如果將他們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相比,我們不得不為自己的生活感到感激。他們有賓士嗎?有32坪的公寓嗎?有三星、SK等大企業的頭銜嗎?他們擔心的是今天能不能吃上一口飯,為此痛苦呻吟著。


透過比較來提升自我、追求成長,這很好。但是,我們必須注意,這種比較不要過度,以免導致挫折、絕望、貪婪、慾望、偷竊、譴責、犯罪等。


即使追蹤者不多,即使很多人不了解我的文章,即使我的成果不理想,我也要心懷感激,並藉由感激之情站起來,透過成長來分享所擁有的,希望這種積極的文化能夠擴散。

评论0